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江夏区宣传部联合江夏区团委、武汉工程科技学院“百年芳华路 圆梦守望者”团队为江夏区老党员、退伍老兵、留守老人等补拍婚纱照,于6月5日正式开拍。
平平淡淡亦是极致浪漫
“概括概括我们平时的相处啊,小娃儿你还别笑,我和奶奶可算是一静一动,我喜欢静,奶奶喜欢动……”说到这里,65岁的爷爷夏昌彪看着奶奶徐亚轩,开心地笑了起来。今天采访的这一对爷爷奶奶可算是有“有趣灵魂”的一对夫妻,爷爷是一名老党员,有一颗“红”心,也有“红红的履历”,曾任武汉市江夏区大桥街道党委书记,政工师,也是武汉市第十届人大代表,本以为是威严的老人,聊天时却孩子似的活力十足,金句频出;奶奶曾在五里界做书记,也在江夏区妇女联合会工作,奶奶很善于沟通,也像个闲不下来的小孩,对新鲜事物都抱有激情。
照爷爷和奶奶的话说,在他们那个年代,流行的是自由恋爱,他们因工作相识,两个知识分子的爱情来得也是水到渠成,终于,在证婚人的见证下,1981年元月,爷爷和奶奶正式成为了夫妻。婚后的生活,用奶奶的话来说就是平淡却也幸福,爷爷和奶奶一静一动,倒也显得更加和谐,爷爷的爱好就是种种菜,下下棋,接送自己的小孙子,奶奶还会在老年大学学习民族舞,学校有什么新活动,也会积极参与,带动带动爱静的爷爷。
结婚四十余年,被问及爷爷和奶奶之间有没有因什么事情有过争执时,爷爷爽朗一笑,“日子这么长,鸡毛蒜皮的小摩擦肯定也是有的嘛,但我们都能很好地解决。”“那如何解决呢?听爷爷的还是听奶奶的?”听到这个问题,爷爷和奶奶都坚持了同一个观点,就是遇到分歧,谁对听谁的。日子细水长流,爷爷和奶奶的爱情证明这世间所有的兜转所求,最后也都比不过一句岁月静好,平平淡淡地从年轻到白头,也是能告诉年轻人的极致浪漫。
你只管往前走 我一直跟着你
今天采访的爷爷奶奶有些特殊。71岁的爷爷魏国明是一位退役军人,曾在云南省战术导弹部队做炮兵,61岁的奶奶马启芳是一位盲人,现在武汉市江夏区江夏大道的马山社区经营一家盲人按摩店,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爷爷和奶奶的爱情,无疑是相濡以沫。
1978年,爷爷和奶奶在学校相识,那时,奶奶十八岁,爷爷二十八岁,刚从部队退役回乡,在谈了长达三年的恋爱后,爷爷和奶奶在1980年的国庆节结了婚。婚后的生活平淡美满,但在1990年,奶奶突然失明,那时的奶奶只有三十岁,失明的奶奶为此消沉过一段时间,但爷爷始终不离不弃,给予了奶奶心灵上的最大安慰,“爷爷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。”当奶奶提及这段经历时,也不断强调这一点。因为有爷爷和自己兄弟姐妹不断的支持,奶奶重新振作起来,去学习了盲人按摩,并经营了这家盲人按摩店。当团队来到奶奶的按摩店时,我们发现,在奶奶的书桌前,还摆着一块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颁给奶奶按摩店的金色奖牌,原来,奶奶的按摩店在2011年11月被评选为武汉市的盲人按摩实习基地,在奶奶经营这家店的数十年,奶奶帮助了数不清的盲人,教他们学习盲人按摩的方法。“因为我自己盲了,所以我能懂那些前来学习的盲人的无助,他们也害怕成为这个社会的边缘人,我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,成为有用的人。”奶奶如是说。
当被问及爷爷和奶奶有分歧时,多是听谁的,爷爷直言自己一般是听奶奶的,奶奶也肯定了这一点。“她本来就眼睛不好,我得多照顾照顾她嘛。”爷爷说着,轻轻拍了拍奶奶的手。
在拍摄婚纱照时,爷爷也一直站在奶奶的身边,扶着她一起走,轻轻地和她说话,说衣服很好看,告诉她不要紧张。
原来时间永远也无法消磨对爱的热情,反而让爱情变得历久弥新。
从前慢
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、马、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人”用这句话来形容爷爷况敬峰和奶奶江秀英的故事再适合不过了。1981年,爷爷在部队里做文字记录工作,奶奶在乡镇农机站运营拖拉机,经人介绍,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。在通讯系统并不发达的年代,两人的书信,一写就是一年,“他的字写得可好了,现在说来他都很骄傲。”奶奶笑着看向爷爷,朦胧的双眼里闪着泪光。一年后,双方家长敲定了结婚日期,爷爷专门请假和奶奶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。除了写信,奶奶平时也会参加文艺表演,编着齐腰的长辫子唱《浏阳河》,这时候,爷爷会化身奶奶的“忠实粉丝”,从来不缺席。多年之后,两人共同孕育了两个儿子,据奶奶介绍,大儿子目前从事汽车行业,小儿子参军回来之后在城管局工作。奶奶笑着承认,儿子们仿佛活出了自己和爷爷年轻时的模样。二人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,前几年,奶奶不幸患病,期间离不开爷爷贴心的照顾。奶奶回忆说:“他对我很耐心”至今,奶奶病情已经好转。
在近三十年的生活里,有些遗憾的是,两人一直没有拍婚纱照,2021年6月5日,当我们为奶奶换上洁白的婚纱,为爷爷穿戴好整洁的西装,二人双手紧握,微笑看向镜头,“咔嚓咔嚓”就在自家圆满了“婚纱梦”。这是一份独特的礼物,像极了两位老人的爱情——从前慢,虽然姗姗来迟,但是足以白头偕老。
把平凡的日子活出幸福感
68岁的爷爷祝敏贵和68岁的奶奶王盛芝是老年大学的学员,三年前,两人经人介绍相识。不久,奶奶搬过来和爷爷一起生活。在这个温馨小家里,爷爷会骑着电动车带奶奶去跳广场舞,陪奶奶去幼儿园接送孙子。二人虽然相识不久,但将生活过得很融洽。
据奶奶介绍,自己以前的爱人因病去世,这才和爷爷组合成另一个家庭。“他是一个很直白的人,但有时候也会添几分浪漫”,奶奶笑着看向爷爷,“他会在5月20日给我发红包呢!早上我起来之后,鸡蛋就煮好了,苹果也会给我削好。”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二人在遇到分歧时候,会肯定正确的观点,但多数时候爷爷会向奶奶妥协。
六月的阳光洒在青石砖地板上,斑驳的树影下,我们为奶奶托起裙摆,帮爷爷打好领结。在看向镜头的时候,爷爷亲上了奶奶的脸颊。那一刻,透露出的是两位老人朴实又真挚的幸福感。
“一点都不浪漫”
对于每一个飞行员来说,“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”。如今已66岁的中国空军前飞行员朱志鑫爷爷注视着正在描眉的妻子王志芳,笑着感慨,以前起飞是为了保卫祖国蓝天,“现在‘返航’了,就想每天给她做啥好吃的。”年轻时,相隔几千万里电话线里那一声“喂”,经过四十年的柴米油盐,化成朱志鑫爷爷聊军旅生活时,王志芳奶奶的嘴角上扬的注视,化成奶奶涂口红抿嘴时,爷爷笑眯眯的一句“真好看”。
67岁的王志芳奶奶,在她还是在银行上班的女孩时,和还是飞行员的朱志鑫爷爷自由恋爱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那个在城镇和乡村还都以包办婚姻为上的年代,王志芳奶奶和朱志鑫爷爷自由恋爱,水到渠成结婚、生子。化妆间隙,奶奶皱着眉和我们“埋怨”,爷爷“一点都不浪漫”,在聊到谁做饭时,却笑着手一指,“当然是他啊。”;前些年,爷爷牵着奶奶的手从苏州一路旅游到上海,最后在回武汉定居,相濡以沫到现在。
拍摄期间,奶奶想要自己上镜高一点,爷爷一声不吭拿来小板凳,扶奶奶的时候稳稳的撑着,奶奶和我们闲聊时,他不时摆弄奶奶的裙摆。拍摄结束后,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,叮嘱着哪条路离学校最近、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,在志愿者收拾拍摄工具时,爷爷往每一个志愿者手里塞汽水。盐汽水的瓶身印着“更解渴更给力”,水解渴,人给力,我们顶着和出发时一样的阳光归校。
编辑 | 李鹏
文字 | 郑琪云 周思雨 郭一凡
摄影 | 刘延泽 张晓哲 姜昊良
指导老师 | 余进文
更多暖心内容请关注圆梦计划团队微信公众号